1.入侵[向哨]
去年河南抽干湖水抓捕鳄雀鳝的新闻,让很多人认识了鳄雀鳝这一强悍的入侵鱼类其实,在全球,都在发生着类似的生物入侵事件随着航运越来越发达,许多物种借着轮船、飞机等交通工具,穿梭在世界各地其中某些种类,凭借强悍的生命力,在异乡称霸四方。
2.入侵检测系统
今天,咱们就先认识几位在国内逐渐泛滥的“世界水军”们
3.入侵报警系统
《博物》七月刊聚焦形形色色的水生入侵物种,介绍了它们的身世,以及究竟为何而来。绘图/郑秋旸 制图/苏义水葫芦:好看,但巨能长
4.入侵第一季
水葫芦的中文正式名叫做“凤眼莲”,原产亚马孙河流域它们紫色的花朵非常艳丽,在188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上惊艳全场之后,很多国家都把水葫芦当作观赏花卉引入到了20世纪,人们为了净化水质或生产饲料,又把它们引入到更多地方。
5.入侵 美剧
水葫芦 摄影:Andreas Kay身处异国他乡,少了亚马孙海牛、水葫芦象甲等天敌,水葫芦如鱼得水,只要气候温暖就疯长起来它们能用腋芽无性生殖,可以迅速抢占水面,遮挡阳光,消耗氧气,压制其他水生植物腐烂的残骸也会污染水质、滋生蚊虫。
6.入侵华尔街免费播放完整版
好在,经过多年治理,水葫芦在中国已经不那么泛滥,但仍时不时小规模爆发。福寿螺:生粉色卵的外国螺
7.入侵小说
说起大瓶螺、斑瓶螺这些物种,知道的人不太多,但要说它们的俗名福寿螺,大家就恍然大悟——原来是那个产粉色卵的大螺!改革开放初期,一些海外华侨把它们引入国内进行养殖但是福寿螺不光肉质平平,还是广州广圆线虫等寄生虫的宿主,慢慢就没人养了。
8.入侵检测
凭借强大的适应性和繁殖力,它们在南方水田里扎下根,大吃稻苗,让稻农叫苦不迭此外,它们还压制了本地的淡水螺类,甚至让一些种类濒临灭绝福寿螺经常把粉色的卵块产在植株上,一串串的特别醒目下次再看到这些卵时,可以及时把它清理掉。
9.入侵 豆瓣
正在产卵的福寿螺 摄影:Katasha Cornwell清道夫:身穿铠甲的“清洁工”
10.入侵第二季
清道夫的中文正式名叫做豹纹翼甲鲇,原产南美洲养热带鱼的朋友对这个名字一定不陌生,它们喜欢取食缸底的藻类、杂质等,所以才得了这个名号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清道夫更喜欢吃其他鱼类的卵、鱼苗,在野外一天能吃掉上千颗鱼卵。
而且,它们还能适应重度污染和缺氧的水体,一身硬鳞也让本地捕食者无从下口所以,一旦有些个体被饲主放生后,它们就会攻陷热带地区的水域,比如在我国的华南、云南等地的淡水中,清道夫就成了著名的入侵物种
清道夫 来源:San Antonio River Authority不管是国外物种入侵到国内,还是我国的物种攻占其他国家,都对当地生态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期博物课堂,我们请到了投身武汉东湖“灭鲈”运动的科普工作者胡恺老师,与大家一起分享他观察、对付水生入侵物种的故事。
,感兴趣的朋友记得收听。主讲人介绍
胡恺网名“黑鳞鸡冠蛇”水生动物、两栖爬行类和古生物爱好者,自然科普研学导师、自由撰稿人央视科教频道《科学动物园》节目特邀嘉宾,在新浪微博和哔哩哔哩弹幕网经营自然科普自媒体“御灵苑”入侵“水军”,就在我们身边。
6月18日(周日) 19:30 - 20:30
博物课堂直播间参与方式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或点击本文结尾“阅读原文”
更多讲座信息,请关注:【博物课堂】微信号:bowuketang本期奖品
本期的奖品是博物文创出品“天然歪”猫头鹰模型一个(款式随机)!【认真听课奖】讲座最后,主持人将发布一个跟讲座内容有关的问题,请在博物课堂公众号回复答案, 第一位答对的同学将获得奖品Q识别二维码后,需要我授权登录是怎么回事?。
A直播间服务商需要您的头像和昵称以方便与主讲人互动,请放心授权,授权不会泄露头像和昵称以外的个人信息Q如何才算报名成功?讲座前会有提醒吗?A点击进入直播间,看到主持人发的消息,就说明您报名成功了~~ 进入后,点击左上角“直播间”关注博物课堂直播间,即可在讲座开始前15分钟左右收到提醒。
Q错过了讲座怎么办?A与微信群讲座不同,直播间的讲座消息是一直保留的,讲座结束后,您可以随时进入直播间收听回放,只是不能和主讲人互动了。